一是设计新◆★◆。吴文斌指出,“土壤三普■★★◆■”的设计创新体现在六个结合和六个统一上■★■■,即摸清土壤质量与完善土壤类型相结合■★、土壤现状普查与土壤利用调查相结合、外业调查观测与内业测试分析相结合■★★◆★■、表层土壤采样与剖面采集相结合、政府主导与专业队伍相结合,统一普查工作平台★★、普查技术规程、普查工作底图、规划布设外业采样点位、筛选测试分析专业机构标准、实施全程质量控制。遵循普查的全面性、科学性原则,“土壤三普◆◆”充分借鉴和利用已有方法与成果,创新总体设计,确保了普查成果的统一性、可比性和精准性■★★◆◆。
五是制作土壤图集,档案记录的是样点个体信息★★,为实现土壤资源的精准利用和管理,还需由点到面进行分类、分区★◆★■★、分级制图。图集包括基础类型图集和应用类图集■■■★★★,这些图集将成为支撑农业生产和土壤管理最直接的依据,实现因土施策、挂图作战。
一是查清土壤现状◆★■■◆,摸清土壤的物理■■★◆★、化学性状,包括土壤质地、有机质、酸碱度和养分元素等★◆■★,并对全国典型土壤类型进行生物性状调查。通过了解这些性状◆★◆,有助于因地制宜保护和利用土壤资源。
据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专家技术指导组副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所长吴文斌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成功组织并完成了两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第一次于1958-1960年进行,主要目标是摸清我国耕地土壤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农民改土用土的经验。第二次于1979-1984年开展,重点关注土壤肥力,查清了当时我国土壤资源的类型★◆、数量◆★◆、分布等基本性状。
二是提供一个支撑★◆◆■,即支撑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农业发展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需要土壤肥力与健康指标数据做支撑■★◆★■。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需要详实的土壤特性指标数据作支撑。指导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土种植、因土施肥■★■■◆■、因土改土◆■,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需要土壤养分指标数据支撑。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精准化更离不开土壤大数据的支撑。
张佳宝表示,土壤普查是对土壤进行全面体检◆■◆★,旨在查清土壤质量变化的内因和外因。内因方面,需通过开挖土壤剖面和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实验室化验以获取准确结果;外因方面★◆◆◆◆■,则需调查土壤植被状况◆★★■■、利用方式与强度、地形地貌以及光温水热条件等。普查结果将以数字档案和实体样品的形式保存,并形成一系列土壤图。
杨鹏介绍,土壤普查可以查明土壤的类型、分布规律★★■◆■◆,查清土壤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的利用结构和耕地的利用方式跟四十年前相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亟需掌握当前土壤质量的状况,为土壤科学利用、改良培肥、保护管理等提供基础支撑,为经济社会生态建设重大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专家技术指导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张佳宝阐述了此次土壤普查的重点任务◆★◆。
二是查土壤类型,在1米深的土体中调查不同深度的土壤层次性状特征■★■★★■,辨别其类型。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生产性能和改良难度,这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三是查得全。前两次普查主要关注土壤肥力等相关指标,而◆◆★◆★“土壤三普◆◆”则进行了全面体检,覆盖了土壤物理、土壤化学、土壤生物、土壤肥力、土壤环境等多类指标。测试表层样点中,耕地园地指标29项★★■◆◆、林地草地指标11项。剖面样点中d88尊龙真人手机版,耕地园地指标43项,林地草地指标17项★◆★■■★。同时,“土壤三普”还专门安排了盐碱地土壤、土特产区土壤和土壤生物等专题调查★■■■■,提供了更全面的土壤信息。
三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即保护环境★■,发挥土壤资源生态功能◆■◆◆◆。全面掌握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的土壤性状★■★★■,可以有效发挥土壤的生产、环保、生态的功能。
四是建立土壤档案,即建立土壤资源库■◆◆★,包括土壤数据库和样本库。土壤数据库将为每个样点和每种土壤建立详实的身份档案■◆★■★■,而土壤样本库则作为土壤的■◆◆★■“时间胶囊库”,将长期保存约1000万份土壤样品,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土壤样品库★■,以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央广网北京12月6日消息(记者王晶)12月5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土壤三普◆★◆◆★◆”)工作进展成效■★。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副司长杨鹏在会上介绍■★,2022年,“土壤三普”正式启动。3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工作方案,加快普查进度,对约110亿亩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土壤取土化验◆■★■,共采集样点287■◆■◆★.2万个,采集样品311万份,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三是查土壤利用状况,充分掌握当前利用状况◆★,包括立地条件★◆■■★、农田基础设施状态、种植作物、化肥农药投入以及产量水平等。通过对比不同利用模式下的土壤性状变化,筛选出高质高效的投入产出模式,提升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2022年,土壤“三普”正式启动。3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工作方案d88尊龙真人手机版,加快普查进度,对约110亿亩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土壤取土化验,共采集样点287.2万个,采集样品311万份■★■,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是守住一条红线。即守牢耕地保护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已经摸清耕地数量的基础上,迫切需要开展“土壤三普”工作★◆■◆,实施耕地质量的“全面体检”。
二是布点准。土壤普查不是对地表的每一寸土壤都进行调查,而是用一个采样点的土壤性状来代表类似的一片区域。此次“土壤三普”在电子化工作底图上精准布设了287◆★■◆★★.2万个样点◆★,其中表层样点279★◆.3万个◆★★,典型剖面样点7.9万个◆★。其中在耕地、园地布的点比林地草地密度大■★◆★,耕地样点占比74.5%■◆★★■。
四是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即优化农业生产布局■★,高效利用土壤资源。因土适种、科学轮作,农牧结合★◆★◆■,因地制宜,多业发展■■★◆★■,实现既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又保食物多样,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致富。